1. <th id="hanpg"><track id="hanpg"></track></th>

      <rp id="hanpg"></rp>

      鄉鎮快訊

      大將鎮:“頭雁”隊伍帶活融安金桔庭院經濟

      來源:融安縣大將鎮人民政府  發布日期:2022-12-13 12:05   作者:大將鎮

      在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融安縣大將鎮積極探索以鄉村干部、模范人物、退役軍人等“頭雁”隊伍為代表的創業示范,發展融安金桔庭院經濟,助力脫貧地區群眾增收發揮了典范作用。

      鄉村干部引領,庭院經濟有盼頭。大將鎮是融安金桔主產區,是融安金桔“老家”,截至2022年5月,全鎮融安金桔種植面積6.1萬畝,接近全縣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近年來,大將鎮黨委和各村黨(總)支部的兩級黨員干部主動探索群眾增收途徑,因地制宜地發展庭院經濟。一是積極謀劃。主動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打通道路交通、用地審批、寬帶網絡、物流快遞的“最后一公里”,夯實庭院經濟的硬件基礎。二是鄉村干部示范。發展庭院經濟,以投資小,占地少,經營靈活的方式先行先試融安金桔的電商(微商)銷售模式,利用自家閑置的庭院作為選果廠房、妥善安排家人和聘請周邊的剩余勞動力作為工人,采用家庭作坊的方式,使大將鎮的融安金桔種植農戶不用上市場交易,就在家門口實現交易和務工的“雙贏”,消費者也嘗到了融安金桔鮮果從果園直接到口中的甜頭。據初步統計,大將鎮累計注冊有各類電商(微)企業190多家,從業人員3500多人。

      大將鎮發展金桔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大將鎮才妙村“金桔老家”古樹保護區。

      具有260多年樹齡的金桔樹。

      具有260多年樹齡的金桔樹。

      物流快遞直通基地。

      模范人物帶頭,庭院經濟有龍頭。建立健全“新型經營主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發揮當地經營大戶、勞動模范、產業鄉土能人等示范帶頭作用。用好“合作社+”的模式,拓展訂單生產、化整為零的生產經營模式,不斷優化庭院經濟可持續發展。一是大戶帶動,聯結效果明顯。如,大將鎮從泰國留學歸來的女青年賴園園在外打拼幾年后,毅然返鄉創業。2018年,賴園園成立融安縣桔鄉里農業有限公司并擔任總經理,在自家門口利用空閑地打造一個占地5000平方米的融安金桔生鮮生產基地,通過收購當地果農金桔、聘請剩余勞動力務工等方式,累計帶動60多名群眾脫貧致富,年銷售額2500萬元左右。由于聯農帶農聯結機制成效顯著,賴園園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范”“全國十佳農民”“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廣西優秀人大代表”等系列榮譽稱號。二是模范人物帶動影響大。勞動模范、致富帶頭人、“兩代表一委員”等庭院經濟的示范帶頭人不斷涌現,庭院經濟形成星火燎原之勢。據統計,大將鎮累計有180多名帶頭人成為庭院經濟的先行者,帶動近2000名剩余勞動力就業增收。

      融安縣桔鄉里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賴園園帶動群眾發展金桔電商產業。

      農戶們深夜在基地打包金桔。

      賴園園榮獲全國農業勞動模范稱號。

      退役軍人示范,庭院經濟有勁頭。退役軍人有吃苦耐勞、敢作敢為的創業精神,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一是創業勁頭足。2016年,大將鎮古云村退役軍人林俊合利用門前的半畝空閑地發展庭院經濟,成立了古村生態農業發展公司,注冊了兩個金桔品牌,吸收了2個村集體經濟入股,以“公司+黨支部+農戶”的模式,直接帶動3名退伍軍人和5名剩余勞動力一起發展融安金桔電商。年銷售達800多萬元,每年給2個村集體分紅3萬元。二是政策傾斜,參與度高。融安縣在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過程中,出臺了資金、土地、基礎設施補貼等產業獎補政策,給融安金桔庭院經濟注入了活力,群眾參與的積極性高。據了解,大將鎮現有退伍軍人數422名,其中,參與融安金桔種植295人,發展庭院經濟45人。

      林俊合成立古村生態農業發展公司帶動農戶就業增收。

      在“軍桔”分揀包裝廠里,林俊合正在包裝金桔。

      大將鎮發展庭院經濟帶動農戶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古村生態農業發展公司開發的“軍桔”產品。


      免费视频久久久

      1. <th id="hanpg"><track id="hanpg"></track></th>

        <rp id="hanpg"></rp>